山西省長治市沁縣南里鎮:梅溝村探索“魚菜共生”新模式 |
2022-03-28 13:5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沁州新聞 瀏覽量: 857 次
我要評論 |
| 種菜養魚兩不誤,節水節地收成好。在南里鎮梅溝村大棚內,一畦畦蔬菜郁郁蔥蔥,幾位村民正在采摘蔬菜。一個個圓形圈養桶魚池并排羅列,小鱸魚在池中歡蹦亂跳,新引入的“魚菜共生”模式讓一池碧水循環使用,好一派綠菜豐茂魚兒肥的勃勃生機景象。
“魚菜共生”大棚是依托資源互補共生技術,將傳統漁業循環養殖和大棚蔬菜種植有機結合,從而形成一水兩用的綠色農業循環,不僅實現了養殖尾水資源化利用,而且可以讓傳統蔬菜大棚變成一個生態圈,為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注入新活力。發展“魚菜共生”邁出了南里鎮梅溝村循環農業發展新步伐,一幅“一泓碧水憑魚躍,浪花翻騰產業興”的鄉村振興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摈|魚不僅肉質細嫩,深受消費者青睞,經濟效益也可觀,但養殖成本高、技術難度大,對池塘的面積、水深都有要求。好山出好水,好水養好魚,結合我縣水資源優勢,有十多年養魚經驗的王軍和合伙人在廣州考察鱸魚新型養殖技術后,在今年1月份先期投資15萬元,租用一座大棚,建成直徑6米,高1.5米鍍鋅板帆布池6個,投放魚苗4.5萬尾。由于鱸魚喜歡在清潔、溶氧量較高的環境中生長,在養殖過程中,王軍通過反復測水溫、含氧量等指標,根據水色和透明度靈活及時加注新水,并設置了二層過濾凈化,為鱸魚的生長提供最適宜的生存環境!盎貋砗筻l鎮和村里也很支持,我們就放開手腳干”,王軍欣喜的表示,據了解,這種鱸魚圈養方式在我縣尚屬首次。魚池邊的水龍頭嘩嘩的養育著小鱸魚滋潤著菜田,一尾尾魚苗促進了鄉村振興,托起了致富奔康夢。
在養殖基地的魚池邊,王軍仔細的觀察著圈養桶中的魚苗,“別看現在水面平靜,我一喂食它們就會過來”。王軍邊說邊撒了一把魚飼料,果不其然,魚兒爭先恐后爭搶起來,鮮魚苗在水中時隱時現歡快地游動著。王軍介紹說:“一個圈養桶一年可養殖兩茬,每個圈養桶產量為3500斤。按照現在鱸魚市場價格每斤25元,一個養殖桶的總產值可達8萬元,預計今年8月份可以投放市場”!凹瑞B魚又種菜的“魚菜共生”模式,不影響產量還能節水節肥。由于不施農藥化肥,種出來的蔬菜綠色有機無污染,口感好,品質高,很受市場歡迎”。蔬菜種植戶劉江波高興的說道。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在王軍和種植戶的辛勤努力下,為“三晉花園·水美名城”唱響了一曲致富歌。
近年來,南里鎮積極探索農業發展之路,因地制宜,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
|
|
|
資訊分類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