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溶氧與水中有害物質的關系---溶氧不足時施用水質調節藥 [閱讀率:852] | 04-14 |
當水體嚴重惡化后,最易產生諸如氨態氮和硫化氫等等有害物質,硫化氫嚴重產生后都具有強烈的一種刺激氣味。最明顯的癥狀是其味與臭皮蛋味相似。凡有臭味的池塘,表明水體惡化到了極點,就須立即采取措施改良水質,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任何事物的產生都有一定的因果聯系,氨態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等等都是在池水不良時產生的。但也必然伴隨著池水氧氣不足時而產生的,是對魚有極大危害的有毒物質,不死則衰。因此,當采用各種措施(施用改良劑、加注換水等)在改良水質的同時,應首先加開增氧機采取"外科式"應急措施迅速增加水中溶氧將事半功倍。平時,如果長期水中溶氧不足(低溶氧)時將加速水體惡化的進程,反之只要長期保持水中溶氧適度 [查看詳情] |
最近養魚的行情很不錯,很多新進來養殖戶不是太了解怎樣養?怎 [閱讀率:1064] | 04-13 |
原標題:最近養魚的行情很不錯,很多新進來養殖戶不是太了解怎樣養?怎樣調節水質,水產研究生現整理水產養殖一些基礎知識分享給大家1、池塘位置要選擇水源充足、水質良好,交通、供電方便的地方建造魚池。這樣既有利于注、排水,也有利于魚種、飼料和成魚的運輸和銷售。2、水源和水質池塘應有良好的水源條件,以便于經常加注新水。由于池塘內魚類飼養密度大,其投餌施肥量大,池水溶氧量往往供不應求,水質易惡化。導致魚類嚴重浮頭而大批死亡。雖然可用增氧機可防止魚類浮頭,但不能從根本上改善水質,長此以往不利于魚類生長。池塘水源以無污染的河、湖水為好,這種水溶氧高,水質良好,適宜于魚類生長。因此,魚池最好靠近河邊或湖邊。井 [查看詳情] |
池塘進排水這樣設計水質調節不再愁。ǜ皆敿毷┕D) [閱讀率:3067] | 02-26 |
1.池塘的進排水設施(1)池塘的進水閘門、管道 池塘進水一般是通過分水閘門控制水流通過輸水管道進入池塘,分水閘門一般為凹槽插板的方式(圖2-8),很多地方采用預埋PVC彎頭拔管方式控制池塘進水(圖2-9),這種方式防滲漏性能好,操作簡單。[imG]upload/article/a2022022611312652.png[/imG]圖2-8 插板式進水閘門示意圖[imG]upload/article/2022022611313450.png[/imG]圖2-9 拔管式進水閘門示意圖池塘進水管道一般用水泥預制管或PVC波紋管,較小的池塘也可以用PVC管或陶瓷管。池塘進水管的長度應根據護坡情況和養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黑天使”處理血紅裸藻 [閱讀率:2546] | 07-22 |
[病例602]廣東佛山高明區東亨村一口斑點叉尾鮰池塘,面積3.5畝,水深2米,3臺1.5kW葉輪式增氧機,存塘魚4000斤。 2021年5月12日,晴,池塘水面大量血紅裸藻水華(圖1、圖2),下午5點快速水質測試盒檢測水質,pH值8.2,氨氮無,亞硝酸鹽0.15mg/L;哈希溶氧儀檢測溶氧6.97mg/L,水溫33.1℃,飽和度96.1%,大氣壓1005hpa。血紅裸藻在早上7點開始上浮水面,7點至10點進入上浮高峰,下午3點開始下沉,晚上7點基本全部下沉。 5月13日,晴,使用“黑天使”5包,水面血紅裸藻水華面積及厚度明顯減少。下午5點檢測水質,pH值8.1,氨氮無 [查看詳情] |
復合過硫酸氫鉀系列產品在水處理和水產養殖中的應用 [閱讀率:9098] | 02-01 |
一、過硫酸氫鉀復合鹽及其應用簡介1、 過硫酸氫鉀復合鹽的物理化學特性1) 產品分子式、分子量、結構式由兩分子的過硫酸氫鉀(KHSO5),一分子的硫酸氫鉀(KHSO4)和一分子硫酸鉀(K2SO4)組成的獨特的三倍體鹽,是一種高效、安全、綠色的的酸式過氧化物氧化劑。簡稱:PMPS或KMPS。分子式:2KHSO5•KHSO4•K2SO4分子量:614.7CAS No. 70693-62-82) 物理性狀:呈可以自由流動的白色粉狀固體,易溶于水, 在20℃(68OF)時,水溶解度大于250g/L。堆積密度1.0-1.3。 3) 化學特性:過硫酸氫鉀復合鹽的活性物質為過硫酸氫鉀KH [查看詳情] |
養魚水體的維護和亞硝酸鹽積累及其處理措施 [閱讀率:5152] | 12-31 |
多年不清塘、淤泥厚、種類搭配不合理、高密度養殖的養殖水域,一般都會有亞硝酸鹽和氨氮、硫化氫等指標超高的存在和伴隨。其實,亞硝酸鹽是氨轉化成硝酸鹽過程中的中間產物,其形成過程主要是由于殘存在塘底的殘餌、糞便、死藻等物質分解成有毒性的氨氮,轉化為亞硝酸鹽。在養殖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偏高即使含量達不到致死濃度,但如果長期存在這些隱患會導致魚類的生理功能紊亂,從而影響生長或引起其他疾病的發生。為確保養殖安全,應將亞硝酸鹽含量控制在0.02毫克/升以下。因此,必須從根本上、源頭上解決亞硝酸鹽和氨氮、硫化氫等超高的問題。針對養魚水體維護和亞硝酸鹽的來源及其控制方法,本文從生產實踐結合理論資料進行歸納與總 [查看詳情] |
養殖水體pH值的作用和調節酸堿度的措施 [閱讀率:8564] | 12-02 |
水體是魚類的生活環境,其酸堿度是魚塘水質的主要指標,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魚類的生長、發育、繁殖以及病情等。魚類最適宜在中性或微堿性的水體中生長,即pH值為6.5-8.5,魚類生長最適宜的PH值為7.8-8.5,在pH值6-9時,仍屬于安全范圍。如果pH值低于6或高于9,就會對魚類造成不良影響。[imG]upload/article/a2020120208532121.jpg[/imG]PH值是養殖水體的一個綜合指標,池塘中PH值的日正常變化范圍為1-2,水體中的PH值過高、過低或變化幅度過大,都會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魚類在養殖過程中,pH值過高或過低,不僅會引起水中一些化學物質的含量發生變化, [查看詳情] |
底質有問題水質當然不好:在養殖過程中的底質修復和改良很重要 [閱讀率:4470] | 11-02 |
在水產養殖中,魚塘的底泥承載著太多的東西,魚的糞便排泄、加水帶來的泥塵以及各種殘渣余餌,它們的最終歸宿都沉積在底泥之上,或者嚴重一點說,底質成了養魚塘的垃圾"儲存倉庫"。另外,有些魚塘多年沒有清塘清淤,底泥厚達幾米之深。然而,池塘底質與水的相互作用又能夠強烈地影響著水質,底質有問題,水質也當然不好,所以,池塘底質改良工作簡稱"底改"就顯得特別重要,遇著賣魚空塘還可以清塘晾曬暴氣和清除淤泥,但在養殖過程中"底改"操作則會麻煩得多,有時不注意還會勞而無功。因此,本文從生產實踐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對在養殖過程中"底改"操作作一探討和分析,僅供交流。[imG]upload/article/a2020110 [查看詳情] |
養殖水體中溶解氧的變化規律及其影響溶氧變化的因素 [閱讀率:6560] | 10-10 |
任何時候,水中都同時存在著一系列復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過程,這些相互聯系的過程決定著水體增氧與耗氧的動態平衡,使水中溶氧的分布與變化既呈現出復雜多變的態勢,又具有相對的規律性。一、水體溶氧量的三個變化規律1 晝夜變化在沒有人工增氧作用的養殖池塘中,上層水的溶氧晝夜變化十分明顯。通常情況下,下午高于早晨,白天高于夜間。白天隨著藻類光合作用的進行溶氧逐漸上升,至下午日落前達到最大值,夜間由于藻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各種耗氧作用依然進行,因此水體溶氧會持續下降,至清晨日出前達到最低水平。但隨著水層深度的增加,特別是在補償深度以下,溶氧的這種晝夜變化也趨于減弱甚至停滯。[imG]upload/artic [查看詳情] |
簡析藍藻暴發的成因和處理方法:讓養魚人見之心煩又避之不了且 [閱讀率:8702] | 06-28 |
[imG]upload/article/a2020062810364225.jpg[/imG]藍藻,大家既熟悉又憎恨但又莫耐何。其實,藍藻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溫度。藍藻繁殖時對溫度敏感,水溫在17℃以下時,不會大量發生,或者不會對魚類構成危害。當水溫上升到28℃時,藍藻很容易形成優勢種群而大量爆發。藍藻大量繁殖時,pH多在8.5以上。藍藻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近年來,藍藻水華在養殖水體中呈現高發、頻發、暴發態勢。所以,藍藻讓我們見之心煩,但又避之不了,并且又揮之不去![imG]upload/article/2020062810364740.jpg[/imG]藍藻主要有微囊藻、魚 [查看詳情] |
水產養殖水色的調控與管理 [閱讀率:6996] | 06-18 |
水色,最通俗的解釋就是水面所呈現的色澤。一般來說,水是無色透明的,我們常見的自來水都是清澈明澄的。但水在不同的地方會表現出不同的水色,因此我們所指的水色主要是指水體的顏色。水色的形成是太陽光經水體散射后,可見光與近紅外輻射的散射光所呈現的顏色,它會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其中包括物理的、化學的,還有生物的。水產養殖的水色是由養殖水體中的溶解物質、懸浮顆粒、浮游生物、池底、光線以及周圍環境等因素綜合形成的。在水產養殖中,水色其實就反映了水體水質的優劣,而通過水色“看”水質,它不僅考慮了水體中的化學因素,而且研判了水體內的全部生物的組成和關系,充分地、綜合地反應出了水體水質的真實狀況。正確地辨認養殖水 [查看詳情] |
水產養殖戶如何調控好池塘水質?從選址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 [閱讀率:6484] | 04-20 |
“養魚先養水”,水體是魚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良好的水質可促進魚類生長發育,不良水質則會影響其生長,乃至帶來各種疫病。一般來說,良好水質可以概括為“肥、活、嫩、爽”。良好的水質必須定期調控池水的理化因子,加強管理養殖投入品。池水的理化因子是水質變化的內因,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包括水溫、溶氧、二氧化碳、硫化氫、營養鹽類、透明度及水色等,需要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調控以實現水質的優化。養殖投入品則是影響水質的外因,需要在生產實踐中強化管理、科學使用。目前水產集約化養殖比較普遍,養殖中投入品越來越多,水質調控面臨著嚴峻挑戰。如何調控好魚塘水質,已成為許多養殖戶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術。[imG]upload/a [查看詳情] |
開春后如何避免這幾類水質問題 [閱讀率:5585] | 03-13 |
開春后池塘環境是極不穩定的,如早晚溫差大、天氣多變、水體有毒有害物質易大量積累等,很多池塘容易出現水黑,水渾,水清這三種不好水質。水黑池塘更容易發生氣泡病,也易出現魚吃料變差的情況。水清、水渾的塘,不易肥水,不穩定,天然餌料少不利于濾食性魚類生長。俗話說養魚先養水,所以開春后做好水質調控,避免這幾類不好水質發生是全年疾病防控的關鍵點。一、深水位,多增氧,巧補肥避免水黑在春季池塘水黑是較常見的問題,開春后天氣多變,早晚溫差大,在這種不穩定池塘環境更容易生長出一些適應性強的鞭毛藻藻類尤其是隱藻,這類藻過多池塘水體就顯示成暗黑色。特別是在一些喂草料較多的池塘,雖然草含氮低,但大量草料投喂給池塘帶來 [查看詳情] |
[每周一例]膝口藻倒藻引起水體缺氧的處理 [閱讀率:11589] | 10-30 |
[病例524]湖南益陽沅江市黃茅洲鎮三聯湖有一口池塘,水面12畝,水深2.4米,水泥護坡(圖1),主養草魚,套養花白鰱、鯽魚、甲魚,F有草魚、鯽魚吃料魚23000斤,2臺3kW的增氧機,1臺1.5kW的葉輪增氧機,食場處鋪設1臺2.2kW的微孔增氧機,有1臺22kW的發電機。沒有換水條件。 9月9日,晴,水色開始發紅發黑,魚吃料變差,晚上缺氧開始加重,浮頭。 9月11日,晴,下午18:20塘口觀察水色較濃、發紅發黑,多點檢測溶解氧約7.1mg/L,當天魚吃料很差,19:20檢測溶解氧5.6mg/L,快速水質測試盒檢測水質pH值8.4,氨氮無,亞硝酸鹽0.6mg/L。多 [查看詳情] |
秋天池塘里的紅黃水如何處理? [閱讀率:11419] | 10-11 |
每年到了秋天,有些養殖水面就會呈現黃色、紅色、或是黃綠色的水體,大多在水面還會形成一層氣泡,這樣的水體其實就是藻相單一引起的。具體來說,就是某一種藻類占據的水體的優勢種群,然后分布于水體的表層,在水體表面一公分左右的厚度,就吸收了70%以上的太陽光,以至于一公分以下的藻類難以接上到足夠的太陽光。在白天溶氧高于正常值,可到了晚上溶氧會急劇下降,導致于有的池塘到了晚上還會缺氧。像這樣的池塘,殺藻又存在風險,用重了,把藻類殺得太多,又擔心藻類死了產生毒素,而且藻類死了產氧減少,還擔心加重水體缺氧;如果不殺,一層藻類在水面形成厚厚一層,有的還會形成油膜,嚴重影響水體與空氣的氣液交換,又擔心引發疾病。 [查看詳情] |
池塘亞硝酸鹽超標危害很大,但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 [閱讀率:19093] | 09-26 |
作者:清遠市勝維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施衛民秋天到了,北風凜冽藻低迷,養殖水體相對于其他季節是比較容易出現亞硝酸鹽和氨氮超標的現象。水體中亞硝酸鹽和氨氮可是誰高誰著急哈,可是著急是著急,對付亞硝酸鹽可不能夠病急亂投醫,聽說嘛說好使就嘛都試一試。這樣子經濟上浪費不說,時間浪費對于搶救亞硝酸鹽超標而言可就是個大問題了。因為只有底好、水好蝦才會好,蝦好了你才有資格避開蝦價低谷期選擇收蝦高價格的時間和蝦販討價還價、斗智斗勇,而不是因為蝦活力不好只能夠無奈的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被別人壓價賤賣。養殖池塘水體的亞硝酸鹽和氨氮怎么會高?養殖水體亞硝酸鹽和氨氮超標原因很簡單:就是水體中的氮積累(比如投料和施肥、底 [查看詳情] |
污水處理設計方案 [閱讀率:15580] | 09-17 |
前不久應一單位要求設計一污水處理方案,后公司又陸續接了幾個環保水質提升工程,過程中也接到不少朋友讓幫忙做方案,這里拿其中的一個小的水質提升方案分亨給大家。一、污水來源1. 在一水池中,修建一1000平米左右的人造景觀,飼養魚與天鵝與人互動,其過程中,投喂的飼料與排泄的糞便、殘餌會對水質產生一定的污染;2. 水池處于公園地勢低洼處,園中各處均種有花草樹木,為這些花草所施的氮肥、磷肥、鉀肥以及腐屑質,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在重力的作用下,會隨著雨水匯集到水池中。水池中的水體方量在6000方左右,而由地表匯入的雨水面積超過2平方公里,超出了水體的自凈能力,故氮、磷和有機質會超標,超出水體的自凈能力,水 [查看詳情] |
【淡水魚專題】養殖中后期池塘幔子多,怎么辦? [閱讀率:11096] | 09-12 |
進入養殖中后期,隨著飼料投喂量的增加,池塘污染愈發嚴重,多數特種魚養殖池塘會在水面出現各色各樣的幔子或泡沫,隨之引起養殖動物攝食變差、缺氧浮頭,或池塘水渾,或水中氨氮、亞硝酸鹽升高等諸多問題。下面就此介紹下池塘出現幔子的原因及其預防方法。一、藍藻幔子一般出現在淤泥厚、水位淺、水體流動性差、大量投喂高蛋白飼料(如冰鮮魚、雞腸子、高蛋白膨化料等)的池塘。1、形成原因池塘污染嚴重,營養過剩,導致藍藻大量繁殖形成水華;水源藍藻較多,池塘加水后引入藍藻,導致水華。2、主要危害動物體攝食減少,影響其正常生長;在高溫悶熱天氣,池塘易出現缺氧浮頭現象。[imG]upload/article/a201909121 [查看詳情] |
魚塘常死魚,掉鱗多,出太陽后水就變成“銹水”,怎么回事 [閱讀率:23208] | 08-20 |
[imG]upload/article/a2019082023272350.jpg[/imG]剛到王大姐的魚塘邊,記者就看到一層黃色的漂浮物,全部集中在魚塘的下風處。不僅魚塘里有銹水,這段時間王大姐發現,每天都有死魚的現象發生。湖北荊州松滋市八寶鎮中洲村 村民 王菊:陰天好一點,出太陽就是銹水。多的時候一百多條,少的時候十幾條。那王大姐遇到的問題究竟該怎么解決呢?我們請來了水產專家張生老師,通過觀察,張老師說,銹水主要是重金屬超標引起的,解決起來也不麻煩。赤皮病,是四大家魚夏季容易得的一種疾病。而王大姐養的魚掉鱗,還不僅僅是細菌性引起的赤皮病。[imG]upload/article/201908 [查看詳情] |
入秋后池塘水質管理 [閱讀率:11680] | 08-18 |
中國所在的地球緯度來說,從北端的新疆到南方的廣東地區,農歷節氣的立秋后,受溫差和光照強度的影響,是更適合藻類的生長繁殖,往往這個時候也是慮食性魚類的生長高峰時期。當外界條件越加適宜,越容易造成單一藻類形成優勢種群,對藻類營養的需求量越大,所以入秋后的水質管理變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從季節變化來看,水溫是總體處在逐漸降溫的過程中,一旦急劇降溫,則容易引發水體對流,對底質與水質的調節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早晚溫差增大,水體對流頻繁,對投喂管理要求更高,當發現晚上溶氧不足時,務必要減少臨近晚上一餐的飼料投喂量,或是盡量把投喂時間提前到太陽下山前2小時投喂。每年入秋的這段時間也是泛塘的高發期,據我所了解 [查看詳情] |
水面漂浮的各種顏色的藻類水華應如何如理? [閱讀率:14829] | 08-06 |
進入夏季,高溫高熱下,除了容易在水面滋生藍藻外,養殖戶們還經常會碰到漂在水面上的各種各樣顏色的藻類水華,這些水華中,有紅色的,也有黃色的,還有鐵銹色的,最難看的就是由角甲藻引起的黑色水體,就像臭水溝里的水色,看上去極不舒服。[imG]upload/article/a2019080623330065.jpg[/imG]形成這些藻類水華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這些藻類,大多慮食性魚類不吃,即使吃了也不消化。所以稍有一點,就容易形成優勢種群。在對水體營養、光照的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當光照強度在這些藻類的適宜強度范圍內時,這些藻類就運動至水體的表面,在水面上形成厚厚的一層。所以,根據光照強度的不同,有時 [查看詳情] |
測的都是碳酸鈣,為什么總堿度和總硬度不對應? [閱讀率:19378] | 07-26 |
作者:清遠市勝維水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施衛民養殖水體中的雜質構成天然水在自然界循環過程中,不斷地和外界接觸,使空氣中、陸地上和地下巖層中各種物質溶入或混入。因此,在自然界里沒有絕對純潔的水,它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天然水源中的雜質,按其微粒分散的程度,大致可分為三類:懸浮物、膠體、溶解物質。見圖1: [imG]upload/article/a2019072617164816.png[/imG] 水源中雜質的特征和水色、硬度的關系1、懸浮物質養殖池塘水中凡是顆粒大于0.1μm的雜質都統稱為懸浮物。這類雜物就是人養殖池塘水體混濁狀態的主力軍,這些 [查看詳情] |
預防池塘藍藻爆發的一種新方法 [閱讀率:15878] | 06-28 |
魚蝦蟹養殖戶都知道藍藻的危害,也經歷過藍藻給養殖業帶來的危害,藍藻一旦大量暴發,池塘水色呈藍綠色,池塘水面尤其下風頭,水色濃綠偏藍,水面一層藍色膜,如果撈到岸邊,干后就像一層藍色油漆,藍藻本身是一種有害藻類,并且產生有毒有害物質,對水體中所養的水產品種產生極大的危害,輕者攝食量減少,或導致患有各種疾病,重者將導致所養殖的水產品種死亡。因此,解決池塘藍藻的危害事關重大,不可忽視。多年來一直沒有比較好的方法,筆者經過多戶池塘養殖泥鰍、南美白對蝦、常規鯉魚、鯽魚成魚、魚苗等實踐,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同行參考。春季池塘清淤消毒、過濾加水后,在肥水時要用氨基酸肥水膏進行肥水,同時使用光合細菌, [查看詳情] |
池塘水產養殖常見水質問題的解決方法 [閱讀率:18007] | 06-28 |
發展水產養殖業是我國經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水產供給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在池塘進行水產養殖時,池塘本身的封閉性很容易引起水體流動不暢通而出現水質問題,另外,工業化程度在不斷加深,城鎮化速度在加快,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環境污染,引發更多水質問題,相關人員必須引起重視。本文主要分析池塘水產養殖常見水質問題以及解決方法。一、池塘水產養殖控制污染的重要性1. 水質污染會影響水產養殖本身在養殖水產品的過程中對水質的要求標準很高。如果水質良好,那么生產出的水產品的質量也會很高。如果水質較差,或者某些指標超過了水產品自身能夠承受的范圍,那么極有可能會影響到水產品的正常生長,甚 [查看詳情] |
【魚類專題】高密度養殖魚塘亞硝酸鹽的控制 [閱讀率:11079] | 06-24 |
近年來,隨著廣東順德地區塘租、魚種、藥費、刮魚人工等費用的增加,當地養殖越來越偏向于加大放養密度,從而降低養殖成本。高密度養殖,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帶來更高的收益,但是養殖到后期也將面對更多的難題。其中亞硝酸鹽高就是近幾年養殖中較難處理的一個問題,下面對其進行探討和分析。高密度養殖中亞硝酸鹽高的問題越到后期越難處理,且容易反復。降一次亞硝酸鹽,3-5天后又升高了;部分魚塘連潑2-3次降亞硝酸鹽藥都不見效果,只能通過大量換水得到緩解。因此,近幾年因為亞硝酸鹽高帶來的養殖事故越來越多。[imG]upload/article/a2019062423215331.jpg[/imG]一、造成亞硝酸鹽高、難 [查看詳情] |
亞硝酸鹽持續爆表!這樣降亞鹽,最快1天見效,還不反彈 [閱讀率:27953] | 06-19 |
文 | 圖 廣州海維 龍念投喂高峰期:十塘亞鹽九塘高,還有一塘特別高!投喂高峰期,亞硝酸鹽高問題突出每年6月起,隨著存塘魚規格增大,華南開始進入高投喂時期。加之氣溫上升、暴雨頻繁——一天之內晴雨切換好幾次,魚塘水質問題也隨之嚴重。其中最為突出的還是亞硝酸鹽高的問題,特別是如生魚、叉尾等肉食性養殖品種,在投喂高峰期可謂是:十塘亞鹽九塘高,還有一塘特別高![imG]upload/article/a2019061918401069.jpg[/imG]圖 1 投喂高峰期,十塘亞鹽九塘高,還有一塘特別高亞硝酸鹽的危害據國家漁業水質標準,亞硝酸鹽濃度處于0.1㎎/L以下時,水生動物可以正常生長。隨著濃 [查看詳情] |
亞硝酸鹽反復偏高,是因為你沒了解這個方法! [閱讀率:11711] | 06-19 |
提到亞鹽,可以說養殖戶在熟悉不過,那亞硝酸鹽為何成為了養殖戶的一塊心?或許是因為大家根本就不了解亞鹽。接下來讓我為大家講解下亞鹽的來龍去脈。一、氮循環氨氮與亞硝酸鹽都是氮循環的中間產物,地球上任何一個水體中都存在氮循環的問題,一旦氮循環出現了問題,氨氮或亞硝酸鹽等一系列問題就相繼出現,這種情況大多都出現在比較富營養化的池塘。二、氨氮和亞硝酸鹽形成的機理亞硝酸鹽是氨氮和硝酸鹽之間的中間產物,它可以由氨氮氧化后得來,也能被硝酸鹽還原生成。硝酸鹽和氨氮其實也是藻類所能吸收的營養物質,這本是一個良性循環,但是由于水體環境在養殖戶的日常管理中操作的不同,出現了很多不確定因素,導致亞硝酸鹽的形態也變得 [查看詳情] |
池塘亞硝酸鹽高?這樣降,最簡單! [閱讀率:18610] | 06-16 |
亞硝酸鹽,毒性相較于氨氮危害要小一些。在生產實踐中,如果要嚴重按照國家頒布的89版《水產養殖用水標準》的話,那放眼看去,就沒有能達到要求的精養塘。長期的池塘邊測水,我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往往陰雨連綿后,亞硝酸鹽往往是最高的時候。[imG]upload/article/a2019061610045268.jpg[/imG]在考慮引發魚病的因素中,許多時候,都在過高的估計了亞硝酸鹽的危害,往往可能因為這個因素,從而影響找到引起死魚的真正元兇。魚蝦生長在水體中,對環境是有一定適應能力的,而亞硝酸鹽高引發魚病,往往是在急劇變化中,才引起發病。以高位池為例,平時亞酸鹽超標到0.1至0.15是很正常的 [查看詳情] |
水產養殖戶要想做好調水,一定要有生態系統觀 [閱讀率:9423] | 06-16 |
昨天和朱總聊天時,他說了一個案例,那就是有一口魚塘死魚,當把酵素肥用下去,把水中藻類培起來后,之后就不死魚了,雖然是個案,但卻體現出一個關系鏈,水質調節離不開藻類,也離不開生態系統,如果單純的去降氨氮、亞硝酸鹽,調節酸堿度等,獲得總是短暫的緩解,而非從跟本上的改變。水質不好,可以引發魚病,不用置疑,這是肯定的;反過來,水質好,魚病少這也是肯定的,不然那些流水池怎么可以動輒畝產幾萬斤,乃至更高呢!昨天車開壞了,今天修好后才去的蔣老板那里,走到池塘邊一看,下風口滿是漂浮物,老化的藻類,夾雜的有機質,當從塘中取水時,看到的懸浮有機質特別多。水面上許多地方都還漂著許多死魚。一測水,水質亞硝酸鹽很高, [查看詳情] |
陰雨連綿的天氣里,水產養殖戶如何調水? [閱讀率:9432] | 06-12 |
進入六月,許多地方就開始陰雨連綿,這讓許多人在用藥上煩愁,而實際上有些藥,是可以晴雨兩用的,還有就是有些產品雖然說是晴天用最好,但采用變通的方法也是可以用的,而且還不影響使用效果。有的還會更好,今天就來說下梅雨季節如何調水。例如雨天改底,現在市場上的過硫酸氫鉀的產品很多,只要是真的過硫酸氫鉀,當魚沒有出現缺氧浮頭,雨天也是照樣可以用的。還有就是運用生物制劑改底,比如酵素,耗氧很低,平時晴天用當然可了?擅鎸B續的陰雨連綿,水質氨氮高、亞硝酸鹽高,面對水質越來越差,有的下風口都有很厚一層油膜;站在池塘邊,看到塘底不斷的有氣泡往上冒;當檢測底層水是,在下午堿性最高時段,仍然低于7.5,顯然底質已 [查看詳情] |
都說養殖戶要調水調水,水應到底應該怎么調? [閱讀率:19052] | 06-04 |
昨天說到細菌都是懶惰的,其實植物也是這樣的,像許多植物在進化的過程中,自然界廣泛缺乏的營養元素是氮,而碳是不怎么缺的,所以就形成了植物對氮的過度吸收,只要土壤中,氮多,莖葉就長得好,而根系卻長得不太好。如果土壤中碳多氮少,那根系為了吸收更多的氮,那根系就長得很發達,莖葉就長得會差一點。同樣的道理,那碳與氮對細菌有沒有影響呢?還真有,下面就來寫一寫這一點。細菌有很多種分法,有自養型與異養型之分,碳與氮對細菌繁殖有影響的就是異養型細菌。從細菌自身碳氮比大概是五比一,就可以得出,當細菌在分解有機物時,同化5份碳時約需同化一份氮來構成它自身的細胞體;而在同化的過程中,能量又是通過有機碳獲得,且同化一 [查看詳情] |
水產養殖戶降低水中氨氮含量的措施 [閱讀率:12607] | 06-04 |
氮是藻類必需的一種常量元素。也是養殖水體中較常見的一種限制初級生產力的營養元素。對生產影響大很。在人工池塘的養殖水體中,氮以分子態氮(N2)、無機態氮(NH3、NH4+、NO2G、NO3G)、及有機物(如尿素、氨基酸、蛋白質)等形式存在。在生物、非生物及人為因素的影響下,它們在水體中,不斷地轉化、遷移,不斷地進行著動態循環。其中水中的氨態氮(NH3、NH4+)對生產影響最大,NH3與NH4+都是藻類必需的營養鹽,幾乎所有藻類都能直接、迅速而且優先利用NH3與NH4+。其不利的一面是由于氨態氮的存在抑制藻類對亞硝酸態氮(NO2G)和尿素的利用;而且氨態氮在轉化成硝酸鹽的過程中還要消耗水中溶氧, [查看詳情] |
氣候異常,水質越來越難調控,如何降低發病率?這個產品未來將 [閱讀率:9656] | 05-04 |
作者:海一(廈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周啟良近年來,我國水產養殖行業發展迅速,產量也逐年增加,伴隨著病害問題也非常嚴重。成本和經濟效益的壓力下,養殖密度和產量逐漸加大,水環境的問題日漸突出,污染嚴重、溶氧不足、病害頻發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每一位養殖從業者。為了解決各種養殖的問題,水質改良產品逐漸成為大家關注的重點,從菌制劑到底改都是為了保持環境的穩定,減少對水產動物的應激壓力。由于水產養殖的特殊性,受外界影響的因素很多,溫度、氣壓、降水等都會讓水體中的菌、藻、蟲等發生變化。隨著氣候的異常頻率增加,養殖水體的穩定越來越變得不可控,如何穩定環境減少應激一直是一個業內難題,研究發現應激的危害根源是,肌體 [查看詳情] |
池塘水渾濁不是什么大毛病,但處理不好就可能“暴雷”,這個處 [閱讀率:12364] | 04-16 |
養殖過程中,塘口水渾濁幾乎沒有一位養殖者可逃脫得了。有養殖朋友認為,渾濁水好養殖。的確,渾濁水在一定程度上會減少水質太濃、異常藻、水發腥等問題。但需要注意的是,渾濁的水體中往往懸浮著大量有機質,水體溶氧相對偏低,藻相也差,水難肥。長期來看,不利于養殖動物生長,甚至會誘發各種疾病,可謂是弊大于利,若不及時處理,很可能會“暴雷”。[imG]upload/article/a2019041615584861.jpg[/imG]渾濁水形成的原因渾濁水形成主要有幾下幾種原因,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知其所以然,才能出其不意,抽薪止沸。 1、懸浮有機質過多殺菌消毒后未及時補菌,有機質分解不及時懸浮于水中使水體 [查看詳情] |
芽孢桿菌是瘦水還是肥水 [閱讀率:24211] | 04-14 |
關于芽孢桿菌,不管理論再多,也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尤其在高密度養殖的今天 ,養殖水體中時常是有機質太多,得不到充分的分解。有些人認為芽孢桿菌是瘦水的,耗氧的,所以就推薦養殖戶不用芽孢原粉,推薦去使用不耗氧的乳酸菌、EM菌,當然在天氣不好 ,魚有浮頭時可以樣選用,但如果做為常規的水質調節,這樣用,顯然就欠妥,從所周知,乳酸菌、EM菌是只能分解小分子的有機質,而要分解有機質最為快速的卻是芽孢原粉,如果丟了西瓜去撿點芝麻,讓魚塘里大量的有機質得不到及時的分解,最終會累積成一個定時炸彈,遲早一天會在天氣不好時爆發,輕則浮頭死魚,重則泛塘。像遂寧的一位老板,今年我去檢測了兩次,發現其中一口塘 ,氨氮 [查看詳情] |
現在就富營養化的水體如何處理? [閱讀率:11852] | 04-05 |
今天剛到機場打開手機,就收到湖南的田老板發來的一段視頻,這里附在后面。其實這樣的水體,許多地方都有,今天都收到了好幾條這樣的視頻。許多人想到的,既然是藻類太多,那用點殺藻的藥,殺了不就解決問題了嗎?其實這只是治標不治本,何者說,現在是開年,才開始投料,有些地方連飼料都還沒有投,就還沒進入正式投料期,水質就這樣,那后期水質不是會更差嗎?處理這樣的水質,還得從源頭入手,底質淤泥大多很厚,底質富營養化肯定更為嚴重,所以采用底改片,氧化掉部分有機質,然后用復合有機酸解毒。之后用芽孢原粉和酵素輪流分解,當用了幾次后,水質的透明度就能達到我們期望的要求。還有就是,有些水體中有機質太多,當用芽孢原粉、酵素 [查看詳情] |
魚塘“牛尿水”怎么破,“福地安Ⅱ”顯神通 [閱讀率:12936] | 04-04 |
初春氣候變化較大,很多魚塘都會出現黑水現象,特別是在喂草、有爛藕或池邊有爛草等有機質較重的池塘出現較多。養殖戶管這種水叫“牛尿水”,當黑水出現時,晴天午后容易出現氣泡病,異常天氣晚上容易缺氧,池塘的存魚量不能太大,否則容易發生泛池,是危險性很大的一類養魚水質。一、春季魚塘黑水的藻類組成及處理方法這種黑水的藻類組成主要分以下4種情況:(1)以角藻為主的;(2)以隱藻為主的;(3)以裸甲藻和囊裸藻為主的;(4)以黃群藻為主。這些藻類都屬于低溫期的優勢種群,水溫在20℃以下時很難調水轉變藻相,當水溫上升到20℃時,在晴天連續或高劑量使用“福地安Ⅱ”,然后再使用“活力碳”肥水、調水。這個處理方法除了 [查看詳情] |
水質堿性高了用醋,扯蛋!真正有效的辦法是這樣的 [閱讀率:20982] | 04-01 |
這些天正是魚苗培育的高峰期,面對許多人想培育魚苗,又不知怎么做,我還專門寫了兩篇文章介紹怎么弄。這次出差,就遇到不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搞的,反饋的結果還真不錯。尤其很多人,看到酵素肥培育輪蟲和水色都很快,就想能不能加點什么,用來專門養殖花鰱,于是我也做了幾天的試驗,發現,只在結合干酪乳桿菌,水質酸度下降最快,只需要放置一天,酸堿度就從7.6下降到5.1,從酸堿度的大副下降,說明了乳桿菌大量繁殖,產生了大量的代謝產物,而正是這些代謝產物,才讓水質酸堿度下降。過去,許多人發現,即使EM菌里沒有活菌,照樣有肥水的作用,其產生作用的就是這些乳桿菌的代謝產物在起作用,就有點類似于人藥的藥引子。[imG]up [查看詳情] |
冬季池塘藍藻爆發,突破哪些認知邊界? [閱讀率:17792] | 03-28 |
湖北養殖泥鰍塘在夏天的時候大量爆發藍藻,特別不好處理。然而到了冬季也爆發了藍藻。湖南邵陽市800畝的一個水庫在2018年1月份水溫5度的時候爆發了藍藻。[imG]upload/article/a2019032821084853.jpg[/imG]在以往對藍藻的認知中,藍藻是在光照比較強,溫度比較高,夏季大量爆發。而在溫度比較低的情況下,尤其是冬季不會爆發的,但是在近兩年的實踐中,很多養殖戶冬季也爆發了藍藻。這是什么原因呢?為什么在水溫比較的冬季也能夠爆發了藍藻?我們如何去理解,藍藻在低溫季節能夠大量爆發呢?我們先開看看藍藻是什么樣的一些藻類,藍藻是低等植物,沒有細胞核,只有相當于細胞核的物質 [查看詳情] |
應對水體亞硝酸鹽和氨氮超標的幾個確切、簡單措施 [閱讀率:17755] | 03-26 |
作者:廣州勝維飼料高級工程師 施衛民氨氮亞硝酸鹽超標是水產養殖的大敵,當出現這種情況就應該想辦法盡快的把氨氮亞硝酸鹽控制下來。就僅僅是氨氮和亞硝酸鹽這兩個指標而言,水體迅速降低氨氮亞硝酸鹽,一般不會引起養殖的對蝦或者魚產生意外,只會讓魚蝦感到更加快樂和健康。但是:關鍵是能夠迅速降低氨氮亞硝酸鹽的措施,就不一定對魚蝦蟹無害了。在本文中的第一個例子,說的就是一種只能夠用于水體中無魚蝦蟹的條件下應用的快速降低氨氮和亞硝酸鹽的措施。其他兩個例子是適用于帶魚蝦蟹處理亞硝酸鹽。所以:遇到氨氮亞硝酸鹽超標,要因地制宜的選擇措施,不能夠墨守成規。例子一、第一次納水遇到氨氮亞硝酸鹽同時嚴重超標。一、外水源亞硝 [查看詳情] |
池塘亞硝酸亞偏高會有什么危害? [閱讀率:11396] | 03-24 |
1、河蟹“偷死”。眾所周知,亞硝酸鹽偏高對蝦的危害很大,特別是在蛻殼期。蛻殼期蝦蟹不僅需要充足的營養補充,同樣需要充足的溶氧。但是亞硝酸鹽高會影響河蟹機體的正常運轉,造成生理性缺氧。因此,河蟹容易因為缺氧、中毒而蛻不了殼或者蛻殼不遂,池塘當中出現大量軟殼蟹,河蟹體質變差,就容易出現偷死。 2、發病率高。如果水體的亞鹽長期都處在較高的水平,將直接毒害蟹,導致對蝦免疫力、抗病能力都有所下降,病菌易入侵蝦體,比如弧菌病就容易爆發,增加河蟹患病的風險。亞鹽偏高是怎么引起的?亞鹽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投喂。投喂不合理,造成水體殘餌、糞便等垃圾堆積;2.施肥。施肥不合理,特別是 [查看詳情] |
池塘的水為什么會發黃,試驗結果告訴你! [閱讀率:37101] | 03-22 |
常年在魚塘邊轉,經常會碰到一些養殖水體,水色發黃。如像現在的階段,水質略顯混濁,且呈黃色,說是雨水帶來的泥漿吧,可最近沒有下什么大雨啊。為了解開心中疑惑,我們用先培藻的辦法,然后再通過各種方法,如高溫、消毒、殺蟲、沉淀,總之看能不能通過人工的辦法,使呈現出藻綠色的水體變成黃色,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試驗,發現水發黃的關鍵原因,還在于藻類。[imG]upload/article/a2019032215121049.jpg[/imG]首先就是藻類與酸堿度的關系,當藻類越豐富,其堿性就越高。反過來也可以這樣理解,當堿性不高時,有可能藻類生長不好,藻類或可能處于衰減期。像這樣的水體容易在塘底富集有機物, [查看詳情] |
開春之后池塘水肥不起來的幾個原因分析 [閱讀率:8446] | 03-20 |
水肥不起來的原因:1、水中浮游動物較多,如輪蟲、枝角類、橈足類的過多繁殖會吃掉一些小型藻類,如綠藻和小型硅藻。當浮游動物的攝食速度大于藻類的繁殖速度后,水不易肥。2、水太瘦藻種太少,即使肥水效果也不好。3、池塘池底為沙質土壤,漏水嚴重。4、新開發池塘,水中有機物少,致使一些營養元素如磷發生礦化作用,形成不溶性磷酸鹽從而流失。5、用藥過多:如除草劑以及金屬鹽(如硫酸銅)用量過大時會直接殺死一部分藻類,水也不易肥。6、水中溶氧低(尤其在春季水瘦時)不利于藻類繁殖。7、水中缺乏碳源,使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受阻。8、水體大型水生植物,如青苔、水綿等大量繁殖,造成水體過瘦,其他有益藻類缺乏營養而難以繁殖 [查看詳情] |
關于肥水后水質指標超標問題解答 [閱讀率:7880] | 03-20 |
還有要告誡各位的是:氨氮高,PH值低的情況下不要被嚇到了,這種情況不會中毒的,因為不會有氨氣生成,氨氮分為離子氨和非離子氨,如果你家孩子上過高中化學好的話他應該也會懂當然現在氣溫回升了,使用肥水產品的時候,大家處于補肥間段了,不建議加量超量使用,不然一測水氨氮又高了,又要去處理氨氮亞鹽豈不是很麻煩。還有就是如果亞鹽高的情況下,PH低,這種情況下使用有機酸解毒是不正確的,會加重亞硝酸鹽的毒性。氨氮亞鹽高了是要處理的,但你不能把氨氮搞到0.2以下,這樣的話你肥水是白搞了,在有藻類沒有0.2的氨氮水平下,你是肥不起來水的。剛開始我們飛不起來水是水溫低,磷元素是限制性營養元素,但慢慢的我們天天投喂飼 [查看詳情] |
池塘水體深淺與水體對流和水溫分層的關系 [閱讀率:18582] | 02-12 |
池塘人工養殖魚類,池塘水體相比于河湖和水庫來說是小水體,但因人工養殖魚類追求的是產出比效益,加上小水體易變化無常之故,從而更加的要求我們需要重視和認真對待池塘養殖的相關問題,特別是"水"的問題猶為重要,否則,養殖效益往往等于零。[imG]upload/article/a2019021209132586.jpg[/imG]1.養魚池塘是深水好還是淺一點的水好?當然,大家大多數都會說深水當然好得多。其實,任何一個事情都有兩面性,水深不一定就好,只能說沒壞處。水淺不一定就不好,只能說沒好處。[imG]upload/article/2019021209133022.jpg[/imG]深水水深在一定的 [查看詳情] |
養魚先養水,其實這些年你可能一直都在假裝肥水! [閱讀率:16136] | 12-15 |
作者:今日蝦農 劉強經常有養殖戶朋友問我,肥水用什么產品好,XXX能不能用來肥水?面對這樣的問題,我確實顯得有點“慫”。因為我感覺自己無從說起,不知道怎樣說才能三言兩語言簡意賅而準確無誤的回答這些朋友,用什么東西能肥水,怎樣才能肥好水。所以今天我們在這里系統的講一講,水產界老生常談的“肥水”。 肥水的意義和肥水的本質,很多朋友不是特別理解。有人說,人人池塘都肥水,我當然也要肥水。也有人說,肥水能夠避免低溫季節青苔爆發,所以我就要肥水,還有很多養殖戶還有其他很多肥水的理由,但是都沒有抓住肥水的本質和核心。在這里我明確的給大家講解一下肥水的本質和肥水的目的。①、肥水的本質 [查看詳情] |
淺要分析氨氮毒理,深度解析定向培藻 [閱讀率:19742] | 11-22 |
在養殖塘中,無機氮主要以氨氮、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三種形式存在,簡稱“三氮”,一般來說硝酸鹽氮無毒害作用,毒性主要來自前兩者。其中氨氮的影響是最大的,氨分子是脂溶性的,能穿透細胞膜毒害組織。蝦池中氨的積累會影響蝦的氨氮排泄系統、滲透壓調節系統、免疫調節系統、離子濃度和ATPase活性、增加蝦的蛻皮次數、增加耗氧量、抑制生長。亞硝酸鹽雖然影響蝦的生長及攜氧功能,但是濃度比氨氮低,對蝦體影響相對較小。[imG]upload/article/a2018112220410947.jpg[/imG]氨氮和亞硝酸鹽嚴重超標氨氮的毒害氨氮包含離子銨(NH4+)和非離子氨NH3)兩大部分。二者處于動態平衡狀 [查看詳情] |
池塘水質判斷與維護方案 [閱讀率:20549] | 11-07 |
[imG]upload/article/a2018110715504018.jpg[/imG]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皆是水成就的鮮活精靈。養殖要獲得成功、優質高產,水質好壞是關鍵。衡量水質好壞有兩種方法:a. 檢測水體各項理化指標(pH、氨氮、亞硝酸鹽);b. 是通過水色、透明度看水質。[imG]upload/article/2018110715504662.png[/imG]那么日常養殖過程中,我們如何直觀的判斷水質的好壞呢?1.優良水色和維持好水的顏色為茶色(黃褐色、淡褐色)、茶褐色(紅褐色)、淡綠色(草綠色)、清爽黃綠色,透明度在25~35cm,下風處無油膜或浮沫,無水華,水不粘,有清 [查看詳情] |